欢迎走进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!

自考,开启我的“明日之门”

来源: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 作者: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 点击:3244 发布时间:2008-11-06

 烟台市广播电视局 张永祥

  在我书房写字台的左角,靠墙放着我的山东师范大学自考毕业文凭。我不是为了让他提示自己已经是本科生了,博士生现在也不算什么了;我放它在那里,只为了时时激励自己,用积极向上的自考精神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。
  1988年,我专科毕业于烟台大学中文系。毕业后很荣幸地被分配到了烟台电视台新闻部。年纪轻轻的,就成了一名记者,使我很有些沾沾自喜,那时候的电视记者很风光。刚参加工作时,父亲就对我说,专科文凭低了一点,应当再念个文凭。我当时觉得专科就够用了,这不,挺好嘛!
  时间一晃就是12年,到了2000年。我已结了婚,孩子也6岁了。有一天,妻子对我说,你应当去报一个自考,要不将来评高级记者可就难了。妻子的话深深触动了我,联想到自己评主任记者的艰难历程,我下定决心要报自考——自学考试不占工作时间,灵活度高,尽管不少人说自考怎么怎么难,但我自信还是有底子和能力的。
  说干就干。我急忙到烟台市自学考试办公室咨询,又购买了马上要开考科目的教材。初生牛犊不怕虎,心急想吃热豆腐——由于自我感觉良好,我一下子报考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历史两门课程。当时自考似乎每年开考两次,我报名时离10月份的考试,只剩3、4个月了。结果,第一次上阵,我过了一门古典文学,历史考试不及格;这使我一下子认清了自己的所谓“水平”。当然,也让我拣着了便宜——古典文学一门课后来分成了上、下,顶两门课的学分,这也算是一次通过两门了吧。
  以后,尽管每次还是报两门(只有考英语时,我报了一门),但学得扎实多了。当时,我先后在新闻部和专题部工作。紧张的工作之余,我把全部的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。晚上,一般应酬坚决推掉。以前中午我经常与同事打乒乓球,现在不行了——中午如果不午睡,晚上的学习质量就难以保证。夏天的时候,那时家里还没有装空调,有时天气太热,就光着脊梁,让妻子给弄块湿毛巾搭在后背上;冬天就在膝上、腰间缠盖上毛毯之类的取暖物。
  就这样,我先后通过了古代文学史、现代文学史、美学、英语、毛泽东思想概论、语言学概论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、汉语语法研究、外国文学史等课程,而且都是一次通过。我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自考专升本的学业;当然,我很幸运,赶上了自考每年开考次数的增加。可能是因为我崇拜伟人毛泽东,平时读关于他老人家的书较多,我的《毛泽东思想概论》打了97分,是那次考试的全省最高分。
  学习中,也有苦恼。别人怕书厚,而我怕它薄。因为书本厚往往讲得详细,能看得懂,书本薄就难说了。有时候,一两个难点搞不懂,又无人可问,夜半独坐,百思不得其解,个中滋味,只有个中人才能体会。比如,有一次我对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》中论述股息和存款利率关系的一段课文怎么也搞不懂,家中没有电脑,查遍藏书,也找不着答案,只好等第二天去书店。到了书店一看,架子上摆的全是《炒股大全》之类的书籍。有一天,我正在岳父家的书柜前傻站着,突然发现一套布满灰尘的、上中下三册的《政治经济学辞典》,连忙展卷寻索,终于豁然开朗。
  我觉得,自考对人最大的考验是心境上的。一天的忙碌之后,灯下能静心记诵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。刚开始时,常常是几行字未看完,白日的烦忧就来造访你了。我对此也颇为苦恼,学习效率有一段时间总是上不去。后来,我发明了一个方法,美其名曰:搁置法。具体说就是,当我在学习时遇到杂念丛生的时候,就专门准备一张纸,把这几件事儿记下来,然后把这张纸放到一个眼前看不见、但明天一定会看见的地方;没办法,为了功课,天大的事儿也只好等明天再说了——等到第二天再看那张记得密密麻麻的纸条时,昨晚让我坐立不安的那一件件大事,原来也没什么。这种意志力的锻炼,至今让我很受用。后来,当我与刚上初一的女儿谈心时,给她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学会控制好自己。
 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,家人给了我极大的支持,我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家里的事儿一概不管,简直又成了一个学生了。小女刚刚六、七岁,正是好动的年龄,总想让我陪她玩儿,看到我老是一个人关在屋里,还以为她爸爸在搞什么“秘密工作”呢,没事儿就跑过来敲书房的门,“爸爸这么大了,还上学吗?”此时我只有向妻子求救了。但当时自己对家人的支持感受并不深,有时因为晚间学习疲劳或者烦心,还朝着妻女发过火儿。现在时隔6、7年后,再回想起来,内心真是后悔!
  2002年底,我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,拿到了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自考本科文凭。当年考大学时,我第二志愿填的山师,虽然分数过了本科线,最终却没有被山师录取。“焉知17载,重上君子堂”!当向往已久的就在眼前,我并没有表现出若狂的欣喜。像一个已经习惯了每天跑步的人,如果哪天不跑这么多,浑身会不自在。“第二次”大学毕业后,我还是像自考时一样,对学习抓得很紧,没有了考试的压力,我可以随着兴趣的指引,多读书了,这其中包括自考时想读而没有时间读的书,也包括读书过程中又感到兴趣的书,常常是一本好书还没有读完,已经知道下一本书该读什么了。2003年初至今,我每年都会读十几本、甚至二十几本以前读过或者没有读过的书,如《经济学原理》、《就业、利息与货币通论》、《资本主义、社会主义和民主》、《新旧约全书》、《故宫图集》、《中国方术正考》、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》、《红楼梦》等。可以说,在毕业十几年之后,我又开始做一个“读书人”了。我自考以来的表现,也影响到了我的女儿,她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,经常是她在她的屋里看书,我在我的屋里看书,休息时我们还会交流几句;这令我很欣慰,也稍稍减去了对没有多陪小女玩儿的愧疚。2006年底,我评上了高级记者职称。2007年,我的工作变动了,新工作需要我经常写点工作总结之类的文字,也许有些自我吹嘘,我感觉自己的文笔也比以前好了。
  有时候,我会这样想,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和学习型的社会里,自学考试所倡导的“在职学习,不断学习”的精神,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?我庆幸自己不早不晚的搭上了自考这班车,不仅补平了自己学历上的不足,更增强了我的自制力,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,这种能力和习惯才是我最大的收获!
  下面是我自己创作的几句诗,虽然诗写的不好,但却可以帮助收束自己此时的情感。
  
  你是仰视者眼里闪烁的明星
  你是登攀者手中绷紧的缆绳
  
  多少次灯下读得出神
  恍惚间难辨蝴蝶庄周
  多少次烦恼紧锁眉头
  才知此身已非昨日身
  
  你为我开启了明日之门
  扶我走过坎坷寂寞
  你引我西楼蓦然回首
  往事似雾如烟
  心路依稀可辨

版权所有: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未经授权不得复制、转载、建立镜像

鲁ICP备15041457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1292号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青年东路18号(山东广电产业大厦) 邮编:250011